融资,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
通过融资,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资本战争中得以生存成长;但是融资也有可能“引狼入室”引起股权变更。
比如,人尽皆知的万科的股权纠纷。
/01/
万科VS华为 ,股权架构让结局大不同
1994年,万科股改,管理层可以执股40%,但是,作为创始人和万科董事长的王石,带头放弃了。
当时王石与郁亮等整个管理层的持股加起来只占约1%。
同样1994年3月30日,持有万科总股本3.43%的君安证券,联合第一大股东新一代、第十大股东海南证券,一起共持股占万科总股本10.73%,共同发起《告全体股东书》,提出对万科的业务结构和管理层进行重组。
为什么?因为《公司法》规定,持股10%以上的股东,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。
万科面临着易主的威胁。
2015年,宝能系通过前海人寿、钜盛华费时半年耗资300亿,通过杠杆方式在二级市场举牌,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。
虽然,万科的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,万科管理团队不欢迎宝能成为第一大股东,因为信用不够。但是,信用够不够,不是单方面说说就可以。
2015年12月18日,宝能做出回应:“遵守法律,尊重规则,相信市场的力量”。证监会表示市场主体之间收购、被收购的行为属于市场化行为,只要合法就不会干涉。
万科再次面临由于股权分散带来的威胁。
任正非,同样只持有华为1%左右的虚拟股,但,华为从不存在股权纠纷。
为什么?
华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向社会公开招募股金,而是通过自身业务利润积累和内部募资,所以华为的股权架构是和其他大公司不一样的。
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只有两个股东,分别是: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,持股98.99%;任正非,持股1.01%。
通过让员工持有虚拟股,华为收买了上万员工的雄心和斗志,创建了如今的华为帝国。
归根结底还是华为有一套成熟的股权架构体系,很好地避免了公司内部出现股权之争的局面。
/02/股权,关乎每一个创业者股权架构问题在创业圈很常见。有兄弟合伙创业,股权平分,但付出却没能均衡,后来反目成仇;有三个人一起合作开公司,后来公司做起来了,其中两个人合伙把另一个人踢出了公司,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;也有的大股东离婚了,打官司,公司股份也面临着威胁。
徐小平说过:合理的股权设计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,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。
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.5年。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,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。
企业做不长、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,但大多数的问题都出在了股权上面!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,而是死于企业内耗。
股权既是一门技术,也是一门艺术。